11月2日,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安慶鎮盧家營子農民正在晾曬玉米。在內蒙古自治區,各類農業現代化技術的運用,讓種田從“汗水農業”走向“智慧農業”,集約、高效的生產模式,有效降低了農業受氣候的影響。節水、省肥、增產的綠色技術模式,成為助力糧食高效增產的“密碼”。今年,內蒙古糧食種植任務為10290萬畝,其中包括擴種430萬畝大豆、60萬畝油菜。李富 攝
原文網址:http://www.farmer.com.cn/2022/11/03/99902027.html
11月2日,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安慶鎮盧家營子農民正在晾曬玉米。在內蒙古自治區,各類農業現代化技術的運用,讓種田從“汗水農業”走向“智慧農業”,集約、高效的生產模式,有效降低了農業受氣候的影響。節水、省肥、增產的綠色技術模式,成為助力糧食高效增產的“密碼”。今年,內蒙古糧食種植任務為10290萬畝,其中包括擴種430萬畝大豆、60萬畝油菜。李富 攝